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15039059355

bob综合

公司地址:河南省荥阳市310国道与金华路西北角

联系电话:0371-61118573

公司邮箱:841221850@qq.com

网站:http://www.naischina.com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灵武市:书写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画卷

来源:bob综合    发布时间:2025-01-28 16:55:46

在线咨询全国热线
0371-61118573

  

灵武市:书写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画卷

  就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2024年,灵武市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实施民生项目59个,10类50件“十心实事”全部完成。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一份份民生答卷全新书写,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灵武市结合市场急需、紧缺的职业(工种),坚持从需、从广、从严的原则组织并且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群众端稳就业“饭碗”。魏晓静是灵武市鼓楼社区的一名宝妈,听闻社区要举办保育员培训班,她马上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在几天的学习中,她已经掌握了很多保育员基本知识与操作,对未来的就业也充满信心。据培训学校老师介绍,培训结束后,将组织学员参加保育员职业资格考试,考核成绩合格的学员由学校发放保育员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学员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残疾人也是就业的关注重点群体,在镇河塔社区就业创业中心里,视力残疾人杨占喜正在为顾客按摩,他介绍道,通过残联,自己有机会学习了按摩,社区又给他提供了经营场所,让他安心在“家门口”就业。镇河塔社区就业创业中心位于民生佳苑小区商业街,属于小区内的核心繁华地段,为劳务移民群众创业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2024年灵武市出台了《灵武市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方案》,分3年购买300个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是灵武市在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全新探索。

  灵武市千方百计稳就业,打造数字化零工市场,兑现稳岗返还补贴49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60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0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9万人,入选全国黄河流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评价试点县(市)。

  2024年10月,上小学的小明因父母工作原因从银川市举家搬迁到了灵武,原本以为是一次教育“降级”,没想到在这里他有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2024年,灵武市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纳入灵武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有序协调推进,并于12月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县(区)创建省级评估。先后出台《灵武市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健全完善学前教育发展保障体系,逐步优化资源配置,完成11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及3所幼儿园撤并工作,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实施七幼、八幼、十四幼、七中、十一小等新建项目,新增幼儿及义务教育学位4830个,规划建设第十五幼儿园,规划学位540个。按时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幼儿补助政策。

  在灵武市教育领域提升方面,通过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八大工程,稳步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两县”创建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入选全国家校合作试验区。深化与银川二中、衡水学谷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引入银川实验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美好愿望。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2024年的灵武市“十心”实事将西苑小区纳入改造范围,经过一个多月的整修,小区破损的道路修缮一新,老旧的楼体重新做了外墙保温,粉刷一新看着就敞亮。“我们对西苑小区的188户、面积达1.86万平方米做改造,不断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实际行动推动居民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灵武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2025年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真正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升温”。

  灵武市是一个非常安逸的城市。从固原市来灵武市在宁夏舜昌亚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务工的陆明说,作为一名“外来人”,能有一处住房安家落脚是自己目前最大的心愿。2024年,灵武市重点针对像陆明这样的“新市民”提供保障性住房,在企业的协助和灵武市住建局的帮助下,陆明顺利申请到了一套保障房。

  “对普通职工来说,一套稳定的保障房承载着我们在企业长久工作下去的信心。”陆明说。

  2024年,灵武市深入推动高效办成申请公租房“一件事”走深走实,依托全国公租房管理信息系统、“我的宁夏”APP,实行公租房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市民通过APP实现了保障房资格申请、进度查询、公示公告等功能。2024年3月,灵武市开通公租房APP自助缴费功能,成为全区首个实现“我的宁夏”线上办理公租房申请业务和缴纳租金的县级城市。

  一揽子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这是灵武市在实施民生改造过程中的经验,2024年灵武市新改扩建农村公路58公里。灵武市崇兴镇韩渠村灵吴路岔路口是通往郝家桥镇、吴忠市的重要交通通道,车流量较大。“不仅是道路出行不便,由于是交通要道大车非常多,周边的环境也不太好。”韩渠村村民吴建峰说,大车多了道路破损较为严重,人行道也不同程度破损,周边居民走着也不安全。

  2024年灵武市重新规划了韩渠村岔路口道路走向,增设警示灯、可视轮廓标等交通沿线设施,方便群众出行,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通过铺装道路两侧面包砖4491平方米,浇筑混凝土地面1500.86平方米,浇筑沥青路面725.5平方米,安装道牙1136米,铺设雨水管道,增设路口导向设施、夜间照明高杆灯等配套附属设施,有效地改善了旁边的环境脏乱差状况。

  在韩渠村灵吴路岔路口能够正常的看到,来往车辆安全有序地行驶在道路上,路面已经施划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口红绿灯、交通导向牌安装完善,道路内护栏板也已全部安装好,旁边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这里的交通便利了,三岔路口亮堂了,环境也干净了。”吴建峰感慨道。

  医疗水平的提升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它如同一个城市的隐形名片,彰显着其总实力与发展的潜在能力。通过建立医疗资源共享六大中心,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医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加入甘肃省中医院医疗联盟,中医药服务实现市乡村全覆盖。

  2024年,在东西部协作的大背景下,灵武市人民医院上演了一段“山海情”。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精心选派的护理专家郑丽南的全力支持与指导助力下,灵武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疗水平大幅度的提高。针对新生儿科的基础护理流程,郑丽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优化,从日常护理操作的规范,到对患儿各类状况的观察与处理,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同时,她带领科室人员根据患儿情况制定出科学且针对性强的护理计划。

  帮扶期间,在郑丽南的指导下,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成功为一名红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部分换血术,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液指标得到非常明显改善。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郑丽南的专业能力,也标志着灵武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在解决常见急重症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从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到民生改善的街头巷尾;从服务群众的温暖瞬间,到“闽宁协作”的坚定牵手,群众的关切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灵武始终站在服务县域发展大局的前沿,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民生保障的“底色”越来越浓、幸福生活的“成色”越来越足。